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历史上的皇帝 之 十四

雍正帝

清世宗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生于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死后葬于清西陵中的泰陵。雍正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皇后乌拉那拉氏。

康熙四十七年黄河洪水情况恶化。在几位贪官的指挥下,灾民未能够得到需要的补助康熙皇帝听说后,决定派出一位皇子来担当灾区筹款的艰难任务。根据历史记载,由于太子胤礽无能,也不想得罪人,为朝廷办事的胤禛与皇十三子胤祥一起决定当差。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并设立军机处以加强中央集权,摊丁入地,废除贱籍,并且建立了秘密选储制度,使皇位继承问题制度化。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

雍正皇帝四十五岁即位,其即位经过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对其继位之说有多个版本。“雍正夺嫡”和“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并称“清宫三大疑案”。清朝官方史记所说,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内。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时正代康熙在天坛祭天),由提督九门,卫戍京师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传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遗诏》原文为:“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间传闻康熙皇帝本意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而夺得皇位。但此传说有破绽,其中之一是当时清朝内宫事务一般用满文,因此康熙的遗诏一定有满文的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汉文的方式篡改满文的遗诏。其次,当时还没有简化汉字,应该是“于”而不是“于”,所以不应该出现可能被篡改的情况。再次,清朝文档应称“皇四子”或“皇十四子”,而不是直接称呼。因此更不会出现被修改还可读通的情况。

此外,一说康熙传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让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将来继承清朝的皇位。

雍正继位后,对其兄弟手段颇为毒辣,用各种方式进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竞争者之一康熙八子爱新觉罗胤祀是非常优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他先被雍正封为亲王,后又打成“阿其那”(有学者认为是“猪”的意思,现在有学者认为是“不要脸”的意思);而康熙九子允禟,因同允祀结党,被打为“塞思黑”(有学者认为是“狗”的意思,现在有学者也解释为“不要脸”的意思)。他们即使向雍正上书,也要署名为“爱新觉罗阿其那”及“爱新觉罗塞思黑”。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驾崩后,从西宁抚远大将军任上赶回吊丧,雍正却不允许其进城,后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对其监禁。雍正所为引起别人对其夺嫡的猜测,为平息传言,雍正下令撰写《大义觉迷录》,但是存在的矛盾之处使人觉得欲盖弥彰,更加怀疑。

也有说法认为迷信的雍正死后不随其父康熙落葬于清东陵而葬于清西陵是因为怕死后因夺嫡一事在地下见罪于祖宗。

根据正史的记载,雍正是因为工作过劳而暴卒的。不过,不少人认为这是托词,关于雍正的真正死因,亦众说纷纭,留下谜团。民间有传说被吕四娘刺杀的,也有传说被曹雪芹的情人害死的,但不足为据。比较多的说法是雍正因病服了有毒的丹药(可能含有水银)后驾崩。

雍正皇帝先后得十六子八女,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 弘历即乾隆。

edited from http://www.wikipedia.org/

我这个有关皇帝的历史专题荒废了很久,突然心血来潮想继续做下去。希望会有人捧场,哈哈!先此言谢!

欲看过往有关皇帝的专题可以在side bar 那里按下你有兴趣的人物。

1 comment:

huixin said...

harloo Jo Anne!!! Welcome!!